你的位置:买球的app软件下载完美体育 > 新闻动态 > 从熬夜玩游戏到主动交手机, 家长做好3件事, 孩子手机瘾才能戒掉
从熬夜玩游戏到主动交手机, 家长做好3件事, 孩子手机瘾才能戒掉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3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很多家长在孩子戒断孩子游戏瘾时,都用了错误的方法:

各种围追堵截,采用断网,断电的方式;

对孩子各种苦口婆心的讲道理,试图感化孩子;

各种强迫,唠叨说教,劝孩子醒悟。

这些方法,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,反而会引起孩子对父母更加抵抗的行为。

其实孩子放不下手机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

只有玩手机时,孩子才有片刻的快乐与满足感,才有一点价值感,觉得生活才有一点意思。

或者说,是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,没有得到任何的正向反馈,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,怎么改变都这个样子,不如躺平好了。

换个角度来看,孩子沉迷游戏的核心原因是:

对学习没有兴趣,对自己没有信心,只有在玩游戏时才能有点自主权。

沉迷游戏的孩子,往往是前期被父母管得太严格,要求太高,一直按父母的意愿做事,自己就像提线木偶一样,顺着父母的意去学习。

往往太乖的孩子,隐藏了太多自己的想法,对父母的强势不敢反抗。

小时候太乖,太懂事,进入青春期后,孩子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:

自己长大了,再也不愿意听父母的,要自己说了算,为自己而痛快的活。

父母因为平时的教育习惯,会发怒,生气,觉得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,就会想方设法将孩子掰回来。

在拉扯的过程中,孩子就会使两个杀手锏:

要么反抗,争吵,发脾气,要不就拖拉磨蹭,软抵抗。

孩子会说:

都是我父母管我太严了,总是逼我学习,我才会摆烂,才会沉迷游戏。

家长很发愁孩子的沉迷游戏与摆烂,但硬碰硬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,不如做好以下三件事,说不定孩子手机瘾就不治而愈了:

父母要做好的第一事:抓大放小,将孩子的学习交还给孩子。

关于学习的事,如果父母的焦虑远远大于孩子对学习的焦虑,就是非理性的。

父母不能不管孩子,但也不能全管。怎么管?管什么,这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考验。

父母只需要管一些大方向的底线原则,抓大放小,小事要允许孩子完全做主,大事和原则性问题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。

如果家长大小事都要事无巨细地管,这样会陷入无休止的负面循环。

父母累得不行,孩子也苦不堪言,心情不好,自然会抱着手机,一下不肯松开。

父母让孩子心情好一点,在家里待得放松一点,对手机的依赖也会相应降低。

父母要做好的第二件事:不要过度干预孩子,也不要过度满足孩子

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,父母对手机和游戏的态度,很两极分化。

刚开始是完全抵制,一点也不能碰,等孩子激烈反抗的时候,又吓得不敢说一句,随便孩子玩。

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聪明,很会察言观色,也很拿捏父母。

所以父母就容易对电子产品从严格管控到实在管不了的直接放任,或者因为被孩子威胁到不敢管。

过度严苛和过度满足,容易让孩子得寸进尺和任性加倍。

不太前期对孩子上纲上线的严厉,后期因为害怕孩子发脾气而完全纵容,满足孩子所有要求。

孩子的要求被满足得过饱和,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,有一点不满意,就会烦躁,焦虑。

温柔有底线,好好说话,但原则问题说不让步就不让步,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应对方式。

父母要做好的第三件事:克制想改变孩子的心,多给孩子提供试错机会

很多父母特别想改变孩子,一刻都不能等。

但凡孩子一点事情不符合自己的要求,就各种想要改变孩子。

父母要克制帮助孩子的心,要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孩子自主决定。

一些小事完全没必要纠结和内耗,孩子的路需要他自己走,才会清晰,才能产生动力。

等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去脚踏实地,生活方式更精彩时,就会远离手机的诱惑,慢慢唤醒内在驱动力。



下一篇:没有了